问:孩子13岁,最近说话时总是频繁眨眼睛,有时候还会皱眉头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13岁孩子为什么说话频繁眨眼睛?是属于抽动症吗?
答:13岁孩子说话时频繁眨眼睛,有可能是抽动症的表现,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,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!如果孩子除了说话时眨眼,还伴有其他不自主的动作(如耸肩、歪嘴、清嗓子),且症状反复出现、持续超过1个月,尤其是在紧张、兴奋时加重,放松时减轻,就很可能是抽动症;但如果只是单纯眨眼,可能是眼睛疲劳(如长时间看手机、电脑)、眼睛炎症(如结膜炎、干眼症)或心理紧张(如学业压力大、社交焦虑)导致的。建议先观察孩子的症状,同时注意孩子的用眼习惯和情绪状态,若症状持续不改善,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明确原因。
问:怎么区分是抽动症还是眼睛问题呀?比如孩子说眼睛有点干,会不会是干眼症导致的眨眼?
答:可以从这几点初步区分!如果是眼睛问题(如干眼症、炎症),孩子通常会有眼睛不适的表述(如干、痒、疼),眨眼频率在看电子产品、看书时会加重,闭眼休息或滴眼药水后会缓解,且不会伴随其他肢体或面部的不自主动作;如果是抽动症,孩子一般不会说眼睛不舒服,眨眼通常在说话、紧张、兴奋时更明显,休息后缓解不明显,还可能伴随其他动作(如说话时歪头、清嗓子)。你可以先让孩子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,每天做5分钟眼部放松(如远眺、闭目养神),观察1-2周;如果眨眼没有改善,或出现新的动作,建议带孩子去医院,同时检查眼睛和做抽动症评估,避免漏诊或误诊。
问:如果确诊是抽动症,13岁孩子还能治好吗?担心青春期孩子敏感,不愿意配合治疗,广州有没有适合的医院?
答:13岁孩子抽动症通过科学干预,大部分能有效改善,甚至症状消失!青春期孩子虽然敏感,但只要采用适合的干预方式,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理解,通常能配合治疗。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的发育行为科针对青春期抽动症孩子,有一套“个性化温和干预方案”:首先会通过平等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,缓解因症状产生的自卑情绪;然后采用非药物干预,如行为矫正训练(教孩子用“缓慢眨眼”替代频繁眨眼)、心理疏导(帮助孩子应对学业和社交压力)、放松训练(如深呼吸、冥想),避免让孩子觉得“在治病”;同时会指导家长调整互动方式,避免过度关注或批评孩子的症状,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。很多13岁孩子在那里治疗后,不仅症状改善,还变得更自信了。
问:治疗期间需要家长做什么配合呀?比如怎么和孩子沟通症状,才不会让他觉得被嫌弃?
答:家长的配合对青春期抽动症孩子的恢复很重要,关键是“理解、尊重、支持”!首先,不要刻意提及孩子的眨眼症状,更不要批评、指责或强迫孩子“别眨眼”,以免加重心理压力;其次,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,比如孩子在学校表现好、主动参与活动,及时表扬,让孩子感受到“自己的价值不被症状定义”;最后,和孩子一起做放松活动,如每天晚饭后散步、周末一起运动,帮助孩子缓解紧张情绪,同时增强亲子关系。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的医生会教家长具体的沟通技巧和家庭护理方法,比如如何引导孩子表达感受、如何帮助孩子做放松训练,让家长既能支持治疗,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。
温馨提示:13岁孩子说话频繁眨眼睛需明确原因,若为抽动症需及时温和干预。建议通过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官方渠道在线咨询,预约发育行为科专家,为孩子做专业评估和个性化干预,帮助孩子改善症状,自信度过青春期。